当前位置:招商报 > 正文

天津滨海新区:做好“加减法” 提高民企“含金量”

编辑: 诚富 来源: 网信天津 发布时间:2018-12-05 13:59:41

导读:今年,滨海新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营企业“成长中的烦恼”,通过首发“科技创新券”和开通外国人才“三证联办”窗口,做好“加减法”,扶持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滨海新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营企业“成长中的烦恼”,通过首发“科技创新券”和开通外国人才“三证联办”窗口,做好“加减法”,扶持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两天,由丹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可用于早期真菌病检测的医疗新器械,进入到了最后的调试阶段。可眼看着即将填补国内空白,董事长周泽奇却高兴不起来。

丹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泽奇:如果说没有这上千万的支持的话,我们的仪器设备也不能及时到位,这样会延长我们的研发时间。

原来,要想完成新器械的参数设定,就必须投巨资购买新设备,企业花不起不说,而且使用这一次过后,新设备也就将成为“鸡肋”被闲置。丹娜生物面临的纠结,也并非个例,近8成滨海新区的民营企业,都有着大型仪器设备和创新平台共享的需求。为此,(特技)滨海新区最近首发“科技创新券”——有了这种“代金券”,民营企业就可以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等首批20家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的160个服务项目中,获得由政府“买单50%”的科技创新服务。

滨海新区科工创新委副主任周凤良:这也是我们用科技创新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点,在这些方面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银,实施好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们新区整体创新能力。


凭借“科技创新券”,现在,丹娜生物只需花费不足万元,就可以通过共享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已有的检测设备,在这个月底完成调试。有了这些创新平台的保障,最近丹娜生物又计划引进数位外籍科学家,集中上马10多个新项目,可没想到外籍科学家的访问签证不能用来申请在华工作许可证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加速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做足“加法”的同时,滨海新区还在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外国人才的审批流程上做好“减法”。由于在每年来津工作的近2万名外国人中,有近一半都是在滨海新区及天津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企业工作的。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人才,在市区两级外专局的支持下,最近(特技)滨海新区公安局出入境服务大厅正式开通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居留许可证、永久居留证“三证联办”窗口,实现了外专局和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数据互通,现在,外国人只需在网上递交一次材料,就可以享受两个部门的联办服务,只跑一趟、当天立等可取;打破了过去至少需要跑三趟,等上10个工作日的情况。

天津市外专局局长袁鹰:除了引进用好以外,怎么样留住他们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所以说我们下一步要继续地改进公共服务的流程,在子女入学、就医保健等等这些方面,提供精准地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这样使他能够塌下心来,能够持续地在天津创新创业。

周泽奇:我很有信心,在三到五年之内,我们的产品能够达到上市的水平,我们的产值会超过10个亿以上。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仅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也让滨海新区市场活力迸发。截至目前,滨海新区的民营企业总数已经突破12万户,注册资本超过2.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0%。

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彻底摆脱速度情结、路径依赖,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构建创新平台、项目孵化、转化、产业化,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实现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天津招商网
天津招商网
天津招商网